查看原文
其他

不止印花税减半,这次是利好“组合拳”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 2023-09-25


全文共3990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印花税减半征收的消息披露后,证监会在官网披露了又一重磅政策消息,融资保证金调降至80%。


记者丨马换换

评论员丨周科竞



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降低融资保证金、规范股份减持行为、阶段性收紧IPO,8月27日晚间的一系列重磅政策让A股投资者沸腾了,更是被市场冠以“史诗级利好”。8月27日,不少业内专家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印花税减半征收这个特大利好的引领之下,一系列政策利好将稳定市场,市场信心有望恢复。


印花税砍半减少上千亿交易费


被市场讨论已久的证券交易印花税降了。8月27日晚间,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文称,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



据了解,A股历史上证券交易印花税共经历过8次调整,分别在1991年10月10日、1997年5月12日、1998年6月12日、2001年11月16日、2005年1月23日、2007年5月30日、2008年4月24日、2008年9月19日,证券交易印花税分别从6‰下调到3‰、3‰上调到5‰、5‰下调到4‰、4‰下调到2‰、2‰下调到1‰、1‰上调到3‰、3‰调整为1‰,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印花税减半征收这一举措被视为对当前市场走势的重大利好,有助于改变市场的低迷趋势,对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起到了催化作用。


从历次印花税调整来看,最近一次对股市提振最为明显。杨德龙也指出,2008年9月19日,A股印花税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当天沪指暴涨9.45%,所有A股股票涨停。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亦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降低印花税是落实“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工作要求,体现了支持股票市场的鲜明态度,是重大利好消息。降低印花税属于调节股票市场的强有力工具,有利于市场稳定,会使股票交易的活跃度增加,印花税是在交易的过程中收取的,降低会使得投资者的交易成本降低,投资者成本降低,交易的意愿就会增强,对股市形成利好,最直接受益的是投资者。


杨德龙进而表示,这次直接下调印花税高达50%,一年将减少上千亿的交易费用,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是及时雨,也是很多投资者期盼已久的重大利好。预计会对短期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市场走势形成正面的推动,推动市场大幅反弹。


另外,8月27日,据媒体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香港沙田举行第二场施政报告地区咨询会,股市方面,李家超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股票市场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财政司司长将成立工作小组,专责研究如何增加股票市场的流动性。


对于方案会否包括降低股票印花税,李家超表示,工作小组会研究不同可能性,也将不同意见纳入研究,预料相关建议会有短期及长期措施。


融资保证金调降至80%


印花税减半征收的消息披露后,证监会在官网披露了又一重磅政策消息,融资保证金调降至80%。


证监会表示,为落实近期发布的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安排,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功能发挥,更好满足投资者合理交易需求,经证监会批准,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发布通知,修订《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将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此调整将自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实施。



据证监会披露数据,截至2023年8月24日,场内融资融券余额15678亿元,保证金比例维持较高水平,业务整体风险可控。


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降低融资保证金实际上是降低了股民杠杆买股票的成本。在杠杆风险总体可控的基础下,适度放宽融资保证金比例,有利于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功能发挥,盘活存量资金。


证监会同时表示,此次调整同时适用于新开仓合约及存量合约,投资者不必了结存量合约即可适用新的保证金比例。证券公司可综合评估不同客户征信及履约情况等,合理确定客户的融资保证金比例。


实控人减持戴“紧箍”


近期A股市场不断调整,在证监会的“喊话”下,不少上市公司加入了回购、增持行列,提振投资者信心。但也有不少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实控人、大股东还在减持,并且减持比例较高。


8月27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了“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其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上市公司披露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第一大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执行。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按照这一要求,A股将有一大批上市公司实控人将被限制减持,此举有利于控制上市公司实控人、大股东无心经营还恶意套现的问题。


与此同时,证监会表示,从严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总量,引导其根据市场形势合理安排减持节奏;鼓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或者延长股份锁定期。


证监会正在抓紧修改《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提升规则效力层级,细化相关责任条款,加大对违规减持行为的打击力度。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股东大比例减持不断。其中,成都先导股东抛出的减持计划更是创下了A股纪录。3月23日,成都先导披露公告称,公司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18.95%的股份。


此外,今年A股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实控人超高比例减持。诸如,傲农生物在5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傲农投资、实控人吴有林计划通过协议转让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8710.58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


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除了对政策以及二级市场的关注,投资者对一级市场IPO、再融资方面也讨论颇多。


近期,有关IPO放缓的声音不绝于耳,其中无论是IPO受理情况还是审核安排都较此前放慢了节奏。对此,8月27日,证监会表示,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就近期IPO上会情况来看,确实出现放缓。经东方财富Choice统计,今年7、8月IPO市场共计55家企业上会,而今年6月共有53家企业上会。不难看出,今年6月一个月的上会数量与7、8月IPO合计上会数量近乎持平。


实际上,早在今年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就对此进行过回应,称始终坚持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同时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更好地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


另外,对于再融资,证监会也提出了五点,其一,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


其二,突出扶优限劣,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


其三,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审核中将对前次募集资金是否基本使用完毕、前次募集资金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益等予以重点关注。


其四,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投向主营业务,严限多元化投资。


其五,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


王骥跃表示,8月27日晚间的一系列政策主要是缓和一下市场情绪,是阶段性的,中长期不是指望这些短期政策,还是要持续引入长期资金,培养出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形成市场约束和淘汰上市公司的力量。


西街观察

印花税减半,A股稳了


重磅利好终于来了。证券交易印花税降低一半征收,对于当前的A股市场具有重大利好支持,让市场信心超预期恢复,“政策底”转化为“市场底”的速度也会加快,不排除“市场底”已经探明的可能。


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广大投资者的热切期待,如今,美好的期待终于成为现实,这说明监管层对于市场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好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当前股指处于底部区域,“政策底”已经探明,“市场底”正在构筑之中,此时投资者热切期待利好政策出台,而降低印花税正是天时所在。



不管是内资还是外资,对于A股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偏低的认知基本是一致的,都有进场抄底的欲望,但是考虑到技术分析上右侧交易的策略,很多资金都在持币观望,等待“市场底”的形成。其实,场外的资金只是需要一个进场买货的理由,一个确定无疑的A股企稳的信号,而减半收取印花税,正给了这些观望资金充分的进场理由,这正是地利。


投资者在股市中出现投资亏损,但是却还要在亏损的交易过程中支付证券交易印花税,这让投资者感到心中不爽,现在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体现出管理层的政策呵护,对市场呼声予以实际高效的回应,这符合了人和的需要。


回归到A股市场,股民最期待的当然是指数的短期表现,甚至有期待当年的千股涨停重现。不过,本栏却认为,对于短期的市场表现不要太过于在意,如此重磅的利好自然会在市场端引起强烈的反应,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释放出政策呵护股市的强烈的信号,给股民吃下了“定心丸”。增量资金的入场,不仅股指将会出现支撑,同时成交量也大概率会出现放大,这样的走势就有可能加速“政策底”向“市场底”的转化。


有机构统计显示,历史上每次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市场都会给出积极的回应,因为减税不仅是投资者心理上的利好,同时也能在客观上提升投资者的回报水平。对于股民而言,如果减半征收,每年投资者减少支付的印花税,就会留存在投资者的账户,这就是投资者变相的股东价值提升,所以本栏说,降低印花税之后,市场也能接受更高的市盈率水平。


如果投资者能够接受更高的市盈率水平,再配合同步出台的政策利好“组合拳”,这些都能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估值,现在那些极低市盈率乃至极低市净率的蓝筹股,就存在很强的估值提升需求,未来A股市场的稳定上涨预期也就会越来越强,长期慢牛走势可期。


虽然说市场迎来了实实在在的重大利好,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股票都值得投资者买入并长期持有,很多业绩不良、大股东心术不正的公司仍然不值得投资,而那些业绩优异、成长性优秀,大股东不仅管理能力优秀,而且具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将会不断提升估值水平,最终成为广大投资者认可的核心资产。



编辑丨林琴
图片丨视觉中国、壹图网、财政部官网截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